
央行一系列政策工具箱打开,为股市穿上了一件厚实的“政策羽绒服”,这个冬天的A股市场,暖意盎然。
深秋的寒意渐浓,但中国资本市场的温度却未被冷空气带走。11月初的A股市场,尽管经历着技术性调整,却在政策暖流的包裹中显得格外坚韧。
上证指数在4000点附近展开争夺,创业板指短期波动略显剧烈,但市场深处涌动的却是央行持续释放的温暖信号。这件“政策羽绒服”正保护着股市免受寒流侵袭,让股民们能够安心度过这个冬天。
01 政策羽绒服:央行温暖守护股市
十月末,央行党委会议传出令市场安心的声音。潘功胜行长明确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将拓展丰富中央银行宏观审慎和金融稳定功能,维护股市、债市、汇市等金融市场平稳运行。
这已不是央行首次释放温暖。回顾一年前,央行等部门创设了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和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首期额度高达8000亿元。
一年时间过去,这两项工具已成为市场重要的稳定力量。
截至2025年10月,互换便利已开展两次操作,累计金额达1050亿元。同时,近700家上市公司披露使用回购增持贷款,贷款上限合计超3300亿元。
02 资金活水:逆周期调节见成效
政策“活水”贵在长流。中国人民银行的流动性支持在10月末明显加大力度。
数据显示,10月27日至10月31日,央行累计开展逆回购20680亿元,实现净投放12008亿元。除此之外,10月27日央行还开展了9000亿元MLF操作,实现净投放2000亿元。
这种流动性支持在银行间市场产生了积极效果。10月31日,隔夜Shibor报1.321%,7天期Shibor报1.439%,相比10月27日均有明显下降。
市场利率的下行为股市提供了更有利的资金环境。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预计,11月份央行会综合运用各类流动性管理工具,保持资金面处于稳中偏松状态,各类市场利率或都有下行空间。
03 市场反应:政策托底与技术支撑共筑防线
尽管11月4日A股三大指数低开低走,创业板指午后跌逾2%,但市场内部却暗藏积极变化。
从盘面看,虽然指数表现不佳,但上涨家数逆势增多。更值得注意的是,内银股逆市上升,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分别升2.9%及2.3%,显示稳健型资产正获得资金青睐。
从技术层面分析,市场并未脱离短期上升趋势。周K线仍在“进攻线”上方,说明整体上行结构未被破坏。
当前市场存在两道关键支撑:第一支撑在3930点区域,该位置是短期资金的重要共识位;核心支撑则在3833点附近的“生命线”,只要该点位不失守,近月以来的上升趋势就不会改变。
04 长远展望:暖冬行情有望延续
国信证券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在宽货币与政策支撑下,A股有望延续震荡偏强走势。不确定性风险逐步缓释,是支撑市场的重要因素。
“十五五”规划的建议发布提振了新质生产力预期,政策暖意延续。央行强调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并研究储备新举措,市场信心正在修复。
回顾历史,两项货币政策工具的内嵌逆周期调节属性已在过去一年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资本市场被明显低估时,上市公司及主要股东、证券基金机构纷纷使用两项货币工具提供的低成本资金购买股票,对股市起到托底作用。
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10月17日,近一年来上证指数上涨17.73%,区间振幅27.47%,环比降低6.51个百分点。A股波动率明显降低,市场内在稳定性增强。
行走在上海外滩,金融圈的精英们谈论的不再是市场波动,而是央行政策带来的确定性。在北京金融街的咖啡馆里,投资者们不再紧锁眉头盯着手机屏幕上的红绿变化。
一位资深股民笑着说:“以前一到十一月就心慌,觉得要跌了。现在看看央行给市场穿的这件‘羽绒服’,厚实着呢。”
这个冬天,政策面的温暖将持续抵御市场寒流,让股民们能够安心等待春天的到来。
睿迎网配资-实盘配资公司-配资公司-配资炒股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