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一到,校园里到处都是年轻人在拍照留念,和往年有些不一样的是,今年照片里多了很多粉色。最先是个别女生染了粉头发,挽着家人,对着镜头笑,随后,更多女生加入了粉色的队伍。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默契——她们没有忘记郑灵华。
三年过去,郑灵华的名字依然挂在许多人心头。
2022年夏天,郑灵华带着硕士录取通知书,在病床边陪着爷爷,特地把头发染成了喜欢的粉色。后来,她因为这个粉头发饱受网络攻击。半年多的恶意中伤,最终让她没能走到2023年的春天。要是没有那些事,她今年其实也会穿上学士服,在朋友群中合影,定格青春。
她离开后,粉色头发渐渐成为一部分女孩心里的象征。每到毕业季,会有人用粉发照片,把思念和勇气悄悄传递。墓地里的粉玫瑰、墓碑上爸爸写的话、不曾间断的朋友探望……这些温柔的细节成了另一个纪念她的方式。
郑灵华的故事也改变了许多人。网络暴力这四个字,她几乎成了绕不开的注脚。她受的委屈,和坚持到底的努力,让不少后来的人在遇到类似的难题时都能明白,恶意再汹涌,有人还在努力发声。她的律师说,为了证明自己,郑灵华花了全部积蓄,搜证、申诉,每一步都极不容易。网络上匿名的伤害,生活中的压力,最终让她身心俱疲。有些攻击她的人,直到工作单位收到投诉才肯收回伤人的话。她的朋友们,依然零星受到骚扰短信,却依然每年都带着粉色花去看她。
她走后的同年,国家加大了保护网络环境的措施,网络暴力的处罚细则变得更严格。很多人说起粉发、说起郑灵华这件事,不再只是愤怒或者叹息,而是在行动上留下了印记。粉色也好,粉头发也罢,成了年轻人抗争偏见和记住同伴的独特暗号。
这个毕业季,我们找来了五位顶着粉发的女生,让她们说说自己的故事。
有人是刚拿了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有人研究生毕业在即。她们当中有学文的、搞理的、学医的,有人全染,有人挑染,有人索性买了假发。粉色于她们,是一种宣言,也是对郑灵华特别的怀念——有人成为了别人的勇气,有人在遭遇网络指点后,更能体会郑灵华的难过,只是这次,她们更加坚定。
其中一位萝北北说,自己本来就和郑灵华有不少相似,2022年看到新闻,心里特别不是滋味。那时候她就暗暗决定,如果顺利毕业,一定要拍粉头发的毕业照。家里人是理发师,劝她别伤头发,最后她戴上粉色假发,重重学士帽压在头上,一边担心假发掉,一边尽情拍照。她说“染什么颜色头发,别人其实没资格指指点点。她的故事,不能就这样被忘记。”
医学生Rita的感受彻底不同。她特意为毕业旅行染了粉发,结果在实习医院门口拍照发到网上,评论里突然钻出陌生人攻击。从“医院领导允许吗”到“你只会端盘子”,甚至还有人凌晨四点不停刷屏。她一度很紧张怕影响毕业,但更多的女生站出来帮她回怼。那几天她反复纠结、心里堵得慌,最后还是定了心“我没做错,热爱生活、喜欢打扮,和是不是好医生,没有丝毫冲突。”经历过这些,她才更能理解郑灵华所受的委屈和孤独。
北大的可可,从高中开始就爱折腾头发。蓝色、绿色全试过,粉色是今年毕业季的心愿。她说,国内太习惯用单一标准来衡量人了,只要有人不合群,就总有人想指责你,好像你只要与众不同就是错。但人本来就该有多样,学业好、爱美、叛逆,这些都能同时存在。
华东师大的秋雨说,她从大二蓝发变成后来常年各种彩发,粉色头发能让自己在人群里发光。她纪念郑灵华不是为了哀悼,而是想告诉自己和大家,做自己没错。毕业那天,她顶着粉发和同学老师合照,心里装着的,是“不忘初心”的郑重。
还有小西,考研结束后的清晨,终于一头粉发。她家里人很保守,爸爸私下说不喜欢这个颜色,让她进新学校前染回黑发。但她心里清楚,自己喜欢的就是“勇气”和自由的味道。她学的是最常被说女生不适合的理工科专业,还准备去野外做调查。现实的苛刻有时像山头风劲,但她说,记着同伴的故事,也能更有力量往前走。
粉色头发这件小事背后,是一群女孩为自己争一口气。她们染上最亮的颜色,不是叛逆,也不是表演,就是在告诉世界记住郑灵华,也给自己一点勇敢。当有越来越多人顶着粉发走进镜头,走在大街上,粉色也就一点点变成了温柔、日常、充满力量的符号。
无论是漫长的夜晚还是明亮的日子里,总有人记住粉发的女孩,总有人还在温柔地坚持,去为自己、也为灵华,留下一束不会褪色的粉色光。
睿迎网配资-实盘配资公司-配资公司-配资炒股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