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18条条文
原文: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一、条文直解
1. 六经定位(胡希恕六经辨证)
病位:太阳中风表虚证,兼太阴肺气不利。
病机:
太阳中风:风邪袭表,营卫不和(卫阳浮越,营阴失守)。
素有喘疾:肺气素虚,宣降失常(如旧伤未愈,新邪引动)。
核心矛盾:
表虚不固与肺气上逆并存,需解表兼降气平喘。二、圆运动解析
气机周流模型
左升受阻:
太阳经气不舒,风邪束表→营卫失调(如春风过激,枝叶摇颤)。
右降失常:
肺气不降,肃降失职→气逆作喘(如烟囱堵塞,浊气反冲)。
中轴调节:
太阴脾肺同病,加厚朴、杏仁宣降肺气,助中焦斡旋(如疏通管道,复归通畅)。 能量失衡图示: 风邪外袭 → 卫阳浮越(汗出恶风) ↓ 肺气上逆 → 喘息(如风筝断线,飘摇不定) ↓ 桂枝汤调和营卫(如和风细雨) + 厚朴杏仁降气平喘(如锚定风筝) 三、李可学术思想点睛
1. 扶正祛邪并重
素体阳虚者:
加附子9-15g(桂枝加附子汤意),温少阴以助太阳,防喘甚伤阳。
痰湿壅肺者:
加半夏12g、茯苓30g,化饮涤痰(仿小青龙汤法)。 2. 截断防变
见“喘家”外感:
早用厚朴、杏仁,防表邪内陷诱发宿疾(如筑堤防洪,未雨绸缪)。 四、药解本经(《神农本草经》)
1. 厚朴
《本经》:“主中风伤寒,头痛寒热,惊悸,气血痹。”
气化作用:苦温下气,宽胸除满(如狂风吹散乌云)。
形质作用: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现代药理:厚朴酚解痉平喘)。 2. 杏仁
《本经》:“主咳逆上气,雷鸣,喉痹。”
气化作用:苦降肺气,润肠通便(如秋雨降燥,润泽大地)。
形质作用:抑制咳嗽中枢(杏仁苷镇咳祛痰)。
3. 桂枝汤基础方义
桂枝:通阳解肌(春风化冻)。
芍药:酸敛营阴(闸门束水)。
姜枣草:培土生金(中轴如轮,运化四方)。 五、临床体悟
1. 方证辨识要点
主证:
太阳中风证(汗出、恶风、脉浮缓)。
喘息或胸闷(新感引动宿疾,咳喘阵作)。
舌脉:
舌淡红苔薄白(表未化热)或白腻(兼痰湿)。
脉浮缓而寸部略滑(肺气上逆之象)。 2. 现代拓展应用
过敏性哮喘合并感冒:
加地龙10g、蝉蜕6g,祛风解痉(过敏体质效佳)。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合三子养亲汤(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化痰降逆。 3. 鉴别要点
与小青龙汤证:
同见喘咳,但小青龙汤证为寒饮内停,症见痰稀白、舌苔水滑、无汗。
与麻杏石甘汤证:
同用杏仁,但后者有里热,见口渴、痰黄、脉数。 六、传承创新启示
1. 经方活用模式
合方应用:
合玉屏风散(表虚易感):黄芪30g、白术15g,固表防复。
合半夏厚朴汤(痰气交阻):紫苏叶10g,行气化痰。 结语
此条示人“标本兼治”之法,开表虚兼喘证先河。
李可“扶阳透邪”思想在此延伸—喘家外感,非独治表,更需调肺!
学者当悟:
“加厚朴杏子”:非机械添药,实为重建肺气宣降之枢机;
“佳”字深意:仲景留白,提示临证需灵活化裁,如兼痰、瘀、虚者,随证加减。
明此机变,则外感引动宿疾之喘,可效法仲景,解表降气并行,犹如风定鸢归,天地清宁!
林佳明,主任医师
来自广西钦州的小医师。
2022年7月,与利城老师出版了《林佳明经方实践录》,算是对自己学习中医25年的一个小结。
崇尚仲景医学,六经辨证,运用经方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做经方一代传人。
擅长运用纯中医药治疗中风、眩晕、不寐、郁病、头痛、消渴、咳嗽、发热、哮病、喘证、胃痛、胃胀、月经不调、痛经、不孕及肿瘤术后、眩晕头痛以及颤震、咳嗽、喘证、胸痹、不明原因发热等疑难病症。
形成了经方六经辨证,注重兴阳、温阳、扶阳学术思想运用,强调本气自病,重视先后天两天。
2025年开启,我与利城,衷锐致力于用中医底层逻辑构建中医体系,剖析案例,方药。
在教学中成长,在教学中学习,用教学记录自己的中医之路。
欢迎加我微信,一起交流学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睿迎网配资-实盘配资公司-配资公司-配资炒股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