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方红学校以教研革新为引擎,本学期继续推进“三段六环”链式教研模式和“二三五”大单元教学模式。教学中,双卡并行,三单联动,六环进阶,教与学双线并进,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注入了新动能。
小学部
小学语文教研组的教研时间安排在每周二上午,本次教研首先由武俊丽老师分享《2022版语文新课标》明确课程性质这一板块,明确以语言文字运用为核心,融工具性与人文性,在真实实践中培养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于雁老师执教的二年级《植物妈妈有办法》公开课,如一场妙趣横生的自然探索之旅。带着二年级孩子穿梭于文字间,探寻植物传播种子的神奇“密码”,课堂既充满童真趣味,又满是知识干货。
展开剩余85%评课环节,老师们赞不绝口,一致认为这堂课课堂氛围热烈活泼,教学效果扎实显著,堪称一堂优质且充满魅力的语文课典范。
第四环节是研讨李晋老师的《丁香结》这一课的教学设计卡和学生自主自主学习卡。老师们从整体到细节,从课堂练习到作业的分层设计,多方面多角度细致的分析,提出各自见解,现场气氛和谐,真正地研有所获,主备老师再根据老师们提出的建议二次备课,下周登台公开课教学。
周四上午是属于小学综合组的教研活动时间。郝婷老师呈现《描述位置》公开课,张丽老师解读新课标育人目标,赵芳老师组织《植物的身体》研卡活动。活动紧扣“二三五”模式,通过课堂展示、理论引领与卡片研讨多维互动,汇聚集体智慧,共提教学实效,充分彰显育人本质。
周四下午,数学组全体教师集聚一堂进行教研活动,任慧梅老师带大家进行了义务教育数学新课标课程性质的解读,老师们受益匪浅。
第二环节是寇永利老师的公开课《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化抽象题目为直观图形,化动态单位“1”为定性单位“1”,将学生的思维可视化。课堂采用情境导入、直观演示等教法,“五环节”教学,配分层作业与多元评价,助力学生掌握解题模型。
课后老师们对这节课进行了详细的点评。
大家认真研讨李秀婷老师的双卡。本次教研活动凝聚了团队教研共识,为后续提升数学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初中部
初中语文教研组于9月9日开展了以荟萃新课标,共研新实践为主题的课标解读和研卡活动。张晓梅老师针对语文课标中的课程性质进行了分析解读。
焦媛老师准备了《三峡》的教学设计卡和学生自主学习卡,语文教研组的各位老师进行了热烈的研讨,做出精彩的点评,肯定了焦媛老师两卡的亮点,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为下次的讲课做好充足的准备。
9月11日,东方红学校东校区初中音体美教研组,以聚焦“235”新教研为主题,围绕我校“三段六环”链式教研模式和“235”大单元教学模式,进行了新学期的教研工作安排。
9月12日上午初中理化生组有序展开教研活动。孔丽香老师所作《运动的快慢》公开课,以生活实例导入,生动引出速度概念。整节课教学环节紧凑,互动性强。芦倩老师在本次活动中对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进行了解读,涵盖前言、课程性质、课程理念及课程目标四部分。最后教研组老师们对霍晓敏老师《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一课所设计的双卡进行了研讨。
9月12日下午,初中政史地组进行教研活动。张琳老师在公开课上以庞众望的故事为引,深入探讨了“人的社会化”这一主题。最后张老师鼓励大家留意并践行这些“微光”,让它们汇聚成温暖社会的力量。接着张琳老师围绕2022年版道德与法治新课标展开解读。同时分享教学方法与评价创新方向,为落实学生道德素养、法治意识培养提供清晰指引。最后教研活动聚焦八年级《太平天国运动》一课,由张丽瑶老师主备。老师们活动围绕单元目标,进行了深入探讨。
英语教研组精心筹备教学公开课,教师们巧妙构思课程,将语言知识与互动启发巧妙融合,于课堂上为学生种下知识的种子,让其在轻松氛围中感受语言魅力。课后评课环节宛如思想碰撞的盛宴,众人聚焦教学目标达成度、方法选用与课堂反馈,畅所欲言,于交流中打磨精进之策。研卡时,大家紧扣课程标准,细致剖析教学流程,反思得失,仿若在迷雾中点亮灯塔,让教学航向愈发精准。课程标准解读宛如前行坐标,指引教师优化教学质量,提升课堂效率,助力学生在语言学习的旅程中稳健前行,全方位成长。
东方红学校全体教师将以每周0.5天的教研活动为契机,主校区与分校区集体联动,把教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在探索中前行,在反思中成长,继续书写属于教育者的精彩篇章,为培养新时代人才不懈努力!
文:李晋
图:各教研组
发布于:山西省睿迎网配资-实盘配资公司-配资公司-配资炒股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